编号1337000,990个账号禁言被封,公众人物如何发声才不会引一身骚
过去一个月,娱乐圈最大的瓜就是顶流吴亦凡被都美竹重锤爆出各种劣迹行为,本以为只是明星失德事件,事情走向却越发离谱。
始于恋爱,陷于舆论,困于道德,终于法治。持续一整个月,据理力争了一个月的吴亦凡、都美竹事件好像终于在七月尘埃落定了。
一、曾公开力挺吴亦凡的三位大V,2位被封1位禁言
7月31日,朝阳警方宣布吴亦凡落网之后,超话被关停,吴亦凡及其工作室的微博都已经被注销。
有人说这是庶民的胜利,普通人终于战胜了资本,网友称这结局大快人心,纷纷拍手叫好。
8月1日,曾在2016年吴亦凡和小G娜事件中,公开力挺吴亦凡的马薇薇、编剧六六微博被封,苏芒被禁言。
这三位作为公众人物,本应该给网友们积极的引导,却不负责任的站队,输出自己的观念,对舆论产生了错误的引导。
自从吴亦凡被刑拘后,很多明星都与其划清界限,例如李雪琴和沈梦辰两个“超级迷妹”,都取关了吴亦凡并且删除与其相关的所有视频。
编剧六六也在1日凌晨发长文就自己此前力挺吴亦凡一事道歉,称作为公众人物,应当修德修口,不可游戏人间玩弄情感。
马薇薇也借用小号发了长文跟大众道歉,称“我如果不能为都美竹们做出补偿,我至少可以做到不再恶心大家。”甚至录制了道歉的视频,但也无济于事。
评论区一片骂声,因为她之前为吴亦凡站队所发表的言论,已经引起了网友们的强烈反感。
另一位时任《时尚芭莎》主编的苏芒被禁言到现在都还没有发声,不过在前些日子参加综艺节目时,说650元一天的伙食费根本不够用,就引起了很多网友的炮轰。
熨斗先生觉得吴亦凡事件本身就是一种失德行为,对女性不尊重,道德缺失,而这些同样身为女性的三位公众人物,不为受害者发声,反而公开支持“劣迹艺人”,到底是什么心态啊。
如今微博对这三人作出惩罚,网友也对她们抵制,日后在圈内怕是再难行事。
二、无法回避之时,公众人物如何正确发声?
回看娱乐圈,因为好友出事发声陷入被动境地,再出来道歉的比比皆是,例如李小璐 PG one事件中的马苏,蒋劲夫家暴事件中的俞灏明。
对于公众人物,真实地表达意见是自己的权利,但你身上的公众性决定了公众不把你当作普通人。所以,公众人物还需要用适合自己“公众性”身份的方式表达意见。
公众人物发声切记掌握这3点才不会给自身带来麻烦。
01 谨慎一点总是好的
公众人物在(微博)公共场所,每个人都应该注意自己的品行和公序良俗的规范。
在接受采访被问到社交圈也应不透露别人隐私,妨碍、打扰到别人,像刘嘉玲就因为自己的口误向窦骁何超莲道歉。
“君子三缄其口,敏于言而慎于行”,公众人物发言尤其需要谨慎,否则很容易让网友造成误解,引起不必要的风波。因为他往往代表的不仅仅只是个人,更有可能会引起广泛的关注。
02 让子弹飞一会,忌盲目站队
明星也跟普通人一样,会在社交平台上吃瓜,会偶尔有道听途说的言论,但在事件结果未出来之前一定不要急着表态。
蒋劲夫被传家暴事件中,俞灏明力挺“我也喝多了,我站他!”,蒋梦婕也为他发声“一个巴掌拍不响。”
直到蒋劲夫被捕,两人纷纷出来道歉,在家暴这么重要的公共议题面前,公众人物发声之前,都应该先理好是非对错,想清楚了再发声,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
03 不要被情绪带跑
一直以来被粉丝称为“真性情”的黄子韬,在微博上质问“你为什么要问中国”,言辞激烈怒怼特朗普,中文英文混骂。
底下粉丝也被吓到,纷纷劝告“早点睡觉”“注意言论哥 公众人物”。虽说第二天早上内容就已经被删除,但仍有人批评黄子韬素质低下,对他毫无好感,甚至有人发帖感叹黄子韬仗糊行凶。
这种“真性情”或许是好东西,但未必适用在每一场合,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去接受它,稍有不慎,可能就会翻车。
结语
不管咖位大小,每一位公众人物都有一定影响力,粉丝会把他当作偶像,当作学习的榜样。就像人民日报说的:“人气越高越要检点自律,越当红越要遵纪守法。”
公众人物因其“公众性”比普通人更容易受到关注,也更容易被传播、被争议。同时他的一举一动自然也会被别人放大,引发讨论,究其原因,还是得注意言行,提高自身素养。
也正因为信息时代,明星出来站队或发表声明得越来越小心翼翼,因为一条几十字的微博能瞬间聚集起巨大的言论能量,而你没办法控制舆论走向,一不小心可能就引火烧身,给自己带来公关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