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下,企业该如何承担社会责任和维护公众形象?

发布于:
来源: 网络
阅读数: 0

“感觉天突然塌了,不停往下倒。”距离20日晚的河南的那场特大暴雨已经过去了十一天。

持续不断的大暴雨,来势汹汹的汛情,成了郑州市民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应急管理部在第一时间启动了消防救援队伍跨区域增援预案,展开救援行动。

在这场突如其来的洪灾面前,各行各业纷纷伸出援手,展现出他们的责任与担当。

2021上半年全国洪涝灾害涉及27个省(区、市),大陆地区共发生5级以上地震12次,共发生森林火灾518起。

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下,企业该如何承担社会责任和维护公众形象?

可幸好灾难无情人间有情,国内大大小小的企业都义无反顾地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支援灾区。

像2019年的台风“利奇马”过境,淄川区受灾人口15万人,直接经济损失21.7亿元。

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下,企业该如何承担社会责任和维护公众形象?

为了帮助受灾群众尽快实现灾后重建,恢复正常生活,淄川区22家企业再捐款捐建总计1.14亿元,用于支援灾后重建。

此次河南暴雨,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当晚紧急宣布首批捐款1亿元,用于保障当地群众人身安全和紧急采购救灾物资。

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下,企业该如何承担社会责任和维护公众形象?

马云公益基金会、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支付宝公益基金会联手捐赠2.5亿驰援河南。

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下,企业该如何承担社会责任和维护公众形象?

字节跳动、小米、美团、泡泡玛特等企业纷纷驰援河南,搭建援助平台,扩散求助信息。

还有令人心疼的鸿星尔克,大手笔捐出5000万物资;拼多多平时一刀一刀关键时刻却捐出1个亿;汇源破产重组东拼西凑凑了100万。

贵人鸟默默捐了3500万,连微博也没发,老板还亲自上前线去支援了。

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下,企业该如何承担社会责任和维护公众形象?

而我们作为消费者也在用行动支持着这些国民品牌,鸿星尔克的爆火让熨斗先生想起13年前的王老吉。

08年汶川地震,为了让灾区人民尽快恢复正常生活,爱心人士纷纷捐款捐物,各个企业也慷慨解囊。

王老吉,这个如今几乎被国人忘掉的凉茶品牌,在当时捐了一个亿。一瓶4块钱左右,要卖出多少瓶,才能卖出一亿元?

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下,企业该如何承担社会责任和维护公众形象?

王老吉的捐款让国人热血沸腾,更让人看到他是良心国企,是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

在全国民众的支持下,王老吉2008年的销售额突破了100亿,把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甩在身后。

当然,不论是王老吉还是鸿星尔克,他们都只是个例,像是“天时地利人和”下的偶然爆发。

面对自然灾害等的突发公共事件,企业该如何承担社会责任和维护好公共关系?

1、企业也是社会的一部分,关键时刻要展现责任感

去年春节,人们都在沉重的疫情里煎熬着,口罩成为最让人渴求的物品。

上汽通用五菱就主动提出,可以利用自身汽车主机厂的资源整合优势,通过和下游供应商联合,可以实现短期内制造出口罩。

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下,企业该如何承担社会责任和维护公众形象?

在医疗物资紧缺的时候,比亚迪、广汽集团、上汽通用五菱纷纷转型生产口罩,助攻疫情防控。

义不容辞,与国同行,在国家、民族困难的时候出一份力,这些企业的责任与担当都被我们看在眼里。

2、利用自身优势,尽一份力

此次河南暴雨,高德上线“暴雨积水地图”,百度、字节跳动开通“河南暴雨互助”通道,企业都在利用自身优势驰援河南。

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下,企业该如何承担社会责任和维护公众形象?

救灾现场除了救援人员冲锋陷阵,还有诸多科技产品的身影,它们在帮助施救、运送物资、应急通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下,企业该如何承担社会责任和维护公众形象?

例如:云洲智能的水面救生机器人,翼龙-2H无人机和大疆无人机等,企业都在用自身的技能援助救灾现场。

3、承担责任不是一瞬间,还应当持续关注后续工作

防汛救灾物流行业也在出力,顺丰公益基金会捐赠2000万元,用于当地受灾群众人身安全、紧急救灾物资采购与运输,以及灾后困难群众生活救助。

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下,企业该如何承担社会责任和维护公众形象?

汛情平稳后,顺丰将利用自身运力资源优势,积极参与灾后重建的物流运输保障工作,助力当地防范次生灾害应对,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还有华为1100余名工程师驰援一线,24小时全力支持当地运营商进行网络修复、维护以及灾后重建工作,力保灾区快速恢复通信网络。

结语

自然灾害面前人类如此渺小,却也可以很伟大。

自然灾害等突发公共事件也是考验企业是否有社会责任意识的时机,对企业来说也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公关,企业的反应如何将影响到企业在民众心中的形象。

当企业面对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时,企业应该搞清楚自己可以做些什么,应该做些什么,要怎么做才能既符合商业利益,又兼顾社会责任。

企业既要立足当前又要兼顾长远,在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主动地履行社会责任,这个课题,是所有企业都应该渗透的。

上一篇:从“双减”政策给新东方带来的影响看,企业该

下一篇:编号1337000,990个账号禁言被封,公众人物如何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