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关危机处理中,一个好的态度已经赢了60%

发布于:
来源: 网络
阅读数: 0

一个人开始做一件的事情的时候,最重要的一步是什么呢?是一个好的态度。任何事情有了一个积极合适的态度,就已经成功了一半。这个道理使用在公关危机处理当中也一样适用,其实很多时候公众要求得不多,只是你的一个好的态度。而今天我们主要系统的来说下一个好的态度为什么能够决定一个危机公关的失败与否。

一、及时而坦诚的态度

很多危机公关的书会告诉你,如何评估危机的性质,又如何保护企业的利益,说得头头是道。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恰恰这种看似理性的“道理”和“方法”害了不少企业,最终让危机快速恶化,难以控制。

当危机事件发生时,尤其事件还处于萌芽状态时,应及时而诚恳地表态,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而不能“走一步看一步”。因为,危机事件的恶化往往是爆炸式的,是情绪化的,如果你采用“走一步看一步”的观望行为,往往跟不上事态的发展,最终招致更大的灾难。

二、快速而诚实的行动

快速,就是反应速度,更重要的是危机事件前期的反应速度。当危机事件发生时,反应速度一定要快捷,在第一时间做好最坏的打算,并为其开展相关处理措施。

在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中,三鹿本应该避免一场大难,但行动太慢而招致了灭顶之灾。相比之下,伊利和蒙牛却好很多,在处理事件的速度上表现出了非凡的速度,让很多国际公司都叹为观止。他们看到事态不妙,几乎在一夜之间在全国最权威的媒体上发布相关通告,并把自己对事件的态度及整改措施公布给社会公众,得到了很好的效果。即便蒙牛董事长牛根生的“万言书”并没有带来正面效果,但总体上还是让公众看到了蒙牛的“诚实”。

在公关危机处理中,一个好的态度已经赢了60%

三、不要与公众“互怼”

当危机事件爆发时,“管好自己的嘴”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则,千万不要因为自己有理而与公众讲理或辩论。

在“5.12大地震”的捐款活动中,万科董事长王石为什么受到公众那么大的批评和指责?主要原因就在老人家通过媒体和自己的博客,试图与公众进行辩论,想通过“讲理”来“说服”公众。但事实已经证明,这种辩论反而引发了公众的愤怒,一个本应该可以避免的危机瞬间被放大。当公众情绪失控的时候,当所有人认为“你有事”的时候,任何辩解都是无济于事的,如果你要走“辩解”路线,反而会火上浇油,让事态进一步恶化。

四、一律一视同仁

在一家通信企业的咨询项目中,笔者看到,该企业把“客户投诉”按照渠道的级别来确定响应速度。笔者对此行为向客户提出了意见,并建议他们放弃这种做法。企业一定要搞清楚,什么事情是可以区别对待的,而什么事情必须是一视同仁的。不能为了所谓的“效率最大化”、“利益最大化”而把什么事情都分为三六九等。就像我们在前一而再再而三提到的京东客服事件,在区别对待普通用户、作家六六、王思聪等人所采取的不同态度,给公众留下了前倨后恭的态度,这就造成了反而没有处理掉危机危机,而造成了企业更大危机。

大家都知道一句名言:态度决定命运。对公关危机来说,这句话再也贴切不过了。在危机事件的处理上,态度比方法更重要。如果态度过关,方法就算有所欠缺也会挽回损失;而态度不好,再好的方法也会无济于事。因此,笔者希望,在此“危机四伏”的年代,我们的企业一定要秉承一种积极的、负责任的理念,并保持良好而诚恳的态度将理念落实到实处,无论遇到什么事件,都要把“诚实”、“负责”的态度放在首位,真正经得起社会公众的考验,变“危机”为“机会”,进而赢得消费者更高的忠诚。

上一篇:一个有舆情监测的危机公关公司能给危机处理

下一篇:公关危机怎么处理,有没有什么捷径?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