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公职人员自爆经商存款数百万,这不只是一场“吹牛”闹剧
在互联网时代,可以说人人都没有“秘密”,稍有不注意,就会被曝光,“裸露”在大众的视野。尤其是公职人员,相比普通人而言,一言一行更是受到大众的监督。
因此,公职人员更应该做好表率作用,千万不要“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一、人人都想变富有,别让虚荣心钻了空子
9月14日,网传长沙市芙蓉区纪委工作人员朱某,在某论坛以“zhuque718”ID发帖称:自己丈夫均为公职人员,家中有四套房无贷款,公婆住在郊区别墅,每层面积超过160平米;还晒出一张银行卡余额有100多万元。
略带凡尔赛的分享,竟将自己推向了舆论的顶端,引发网友争执的不是“炫富”,而是“公职人员”四个字。
随后,相关部门迅速介入调查,结果事实并非如此。
调查结果显示:朱某只是一名普通干部,两套商品房其中还有一套是和父母共有的,一套227.04平方米,一套90.01平方米,自筹和贷款购买的,而声称的别墅也是朱某配偶父母的远郊农村宅基地自建房。
并不存在朱某所说的那样“豪横”。
这一切,都是朱某在夸大其词,“吹牛”无非是虚荣心在作祟,但当人们面对一个公职人员吹嘘自己有多富有时,便会本能地与其公职身份结合起来去猜测和推想。
二、私聊女网友“吹牛”记大过,终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月入7000,几个月才去单位一次,其他时间自由支配。”2016年,一名女网友曝光了与自称陕西黄陵县安监局职工梁海宁的聊天记录。
消息曝光后,此事件在网络上迅速引起轩然大波。
月入7000的人有很多,时间自由支配的有很多,但这些“好待遇”聚焦在公职人员身上,便多出了诸多疑问,“公职人员当真如此轻松吗?”网友们纷纷表示要寻求真相。
随后,相关媒体到黄陵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了解到:梁海宁为该局办公室普通科员,平日大部分时间在关村工作。
县安监局出示梁海宁的两份工资表显示:2016年1月包含工作津贴、生活补贴、保留津贴、特岗津贴等,最终实发工资4004.46元,2月最终实发工资也为4004.46元。
对于此事件,黄陵安监局职工梁海宁受到行政记大过处分,主体责任领导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梁海宁作为一名公职人员,在旁人面前靠吹嘘提升自我形象,暴露了他的系列问题,最后受到记大过处分,终究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三、“钓鱼链接”短信谁都烦,回复“滚”字失风范
2021年9月12日,河北平山一位关女士称,她于9月12日凌晨1点发短信给平山县委政法委书记尹惠强,她在开头介绍自己是中共党员、退休公务员。
随后说明了反映的具体事由,并指出具体的控告人员,文中附有三个网页链接,但当日早上只得到一个简短的回复——“滚”。
了解到该情况后,平山县高度重视,立即进行了调查,原来,尹惠强收到陌生人手机短信后,只看到一个网址链接,误以为是电信诈骗信息,于是进行了不当回复。
平山县对尹惠强进行了严肃批评,并第一时间与关女士取得了联系,进行解释说明。
收到陌生短信,看到钓鱼链接,谁都会烦!大家也不是揪着“滚”字不放,大家真正关心的是:作为一名公职人员,是否真正了解到了民众的诉求!
四、谨言慎行、三思后行,当好尊法守法的“先行者”
在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过程中,公职人员的一言一行都关乎着国家的建设。
“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公职人员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不仅影响着党委、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更影响着法治的威望与尊严。
公职人员作为国家法律的直接实施者、执行者,要当好尊法守法“先行者”,筑牢防线、守住底线、不越红线,用实际行动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公职人员”肩负着一份为群众谋幸福、为国家谋复兴的使命与担当。那么,公职人员应该怎么做,才能在群众心中留下好印象,去助力建设服务型政府呢?
01 严于律己、实事求是
公职人员应该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做到实事求是,不吹嘘,不自雷,清楚自身定位,踏踏实实做事,规规矩矩做人。
02 认真听取民意,与群众打成一片
只有和群众打成一片,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深入底层,才能了解民众的生活,从而真正做到听民声、知民意、解民忧、懂民情、稳民心!
03 把人民赋予的权利造福于人民
公职人员应当时刻记住,手中的权利是人民赋予的,只有将人民赋予的权利用来造福人民,拒绝做“面子工程”,才能对得起胸前的党徽,肩上的责任。
04 接受公众和社会舆论的监督,全力打造服务型政府
自觉接受监督,对群众的意见和批评要“闻过则改”,从而使自己的工作更加接地气,更加贴近群众,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服务型政府的建设离不开公职人员的努力,公职人员的一言一行关乎着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服务型政府好比“里子”,而公职人员的一言一行就是“面子”,公职人员应当时刻谨记:不要因为自身的言行丢了“面子”,从而损害“里子”,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真正做到有里有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