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了官司,输了舆论,泸州老窖究竟做错了什么?

发布于:
来源: 熨斗先生MrIron
阅读数: 0

近日,“博主发猫舔脚视频配国窖1573广告词被判赔泸州老窖7万元”一事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张女士2020年发布了一条猫舔脚趾的视频,并配有国窖1573的广告语和音乐。

泸州老窖起诉其损害企业名誉,张女士最终被法院判决赔偿泸州老窖人民币7万元,并公开道歉。这一事件在网上持续发酵,引发了网友的热烈讨论。

赢了官司,输了舆论,泸州老窖究竟做错了什么?

从法庭判决结果来看,张女士显然是违法,有过错的一方,但不少网友却一边倒地指责泸州老窖,认为它作为一个大企业,仅仅因为一条调侃的视频就起诉网友,未免格局太小了。

平台上有那么多相关视频它怎么不全部一起告了,难道大企业也专捏软柿子?官司赢也就赢了,还要人家小姑娘7万块钱,这么大的企业吃相未免也太难看了……

PART01

那么,问题来了:泸州老窖此次究竟是合理维权,还是小题大作,吃相难看?

01 泸州老窖此次维权合理且合法。

首先,国窖1573是泸州老窖主打高端市场的白酒品牌,是泸州老窖花费了多少心血才形成的深入人心的品牌文化,其商业价值不言而喻。

而该博主三两分钟的无厘头恶搞视频很有可能会让企业过去的汗水付之东流。

赢了官司,输了舆论,泸州老窖究竟做错了什么?

看过那个视频的网友都知道画面有多上头:“你能品位的历史”让人不禁想到的是脚气。正是因为它的上头,所以短时间内就带来了巨大的流量和点赞播放量。

只要一听到国窖1573的音乐,脑海就不禁浮现猫舔脚的画面。

赢了官司,输了舆论,泸州老窖究竟做错了什么?

短视频的跟风文化是很强的,一旦出现一些好玩、上头的动作就会引来一窝蜂的模仿。如果录制国窖1573的恶搞视频成为一种趋势,对该品牌的负面影响极大。

试想,你在一个重要的场合,正和友人惬意地品味着手里甘醇的白酒,脑海里突然涌现一幅猫舔脚丫的酸爽画面。以后酒桌上但凡拿出国窖1573立马就会有人联想到舔脚丫子,还会有谁想喝?还有谁会选择用这个白酒招待贵客?

赢了官司,输了舆论,泸州老窖究竟做错了什么?

喝酒的人为了避免尴尬,肯定会换一种酒,但对泸州老窖来说破坏性影响巨大。所以泸州老窖必须对此坚决抵制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02 泸州老窖起诉属无奈之举。

有网友爆料,泸州老窖一开始尝试与该女生取得联系,要求对方删除具有侮辱性的视频。但该女生在本身侵权的情况下为了蹭流量,博关注不肯删除。多次沟通无果,泸州老窖才述诸法律。

因为该女生最先拍摄该类视频,并且传播率更高,构成的危害更大,所以泸州老窖选择起诉该博主希望能以儆效尤。而并非像网友们说的那样故意针对该女博主。

赢了官司,输了舆论,泸州老窖究竟做错了什么?

包括从最初的20万赔偿到最后的7万元赔偿,泸州老窖方面最后甚至表示赔偿3.5万也可以。由此可以看出索要赔偿不是泸州老窖的最终目的,对外传递自己的品牌形象不容恶意伤害才是根本动机。

然而,事后该博主接受采访,声称自己无力偿还该笔赔偿,利用自己的弱势者身份博取同情。自称拍摄该视频仅仅是调侃娱乐,没有恶意伤害。

且不论她开始拒不删除视频,且不论她一只猫价值上万,单单因为她自认为的娱乐行为已经对泸州老窖的品牌形象造成了实质性的破坏就已足够给她定责。

一个成年人难道不应该为自己的无知买单吗?如果该女生是一个流量明星或者是一个公众人物,大概舆论风口又会不一样了吧。

03 赢了官司,输了舆论。

网友向来容易共情弱者,这一届的网友尤其严苛。事件发生后,网友认为泸州老窖店大欺客,各大社交媒体下留言愤愤不平;纷纷跑直播间开骂,直接将其骂关闭;

赢了官司,输了舆论,泸州老窖究竟做错了什么?

集体深扒泸州老窖的社交媒体,发现它之前的政治性问题,开始疯狂举报,“国窖1573被举报使用团徽宣传,共青团中央:违规,正调查。”

赢了官司,输了舆论,泸州老窖究竟做错了什么?

泸州老窖此次被舆论反噬得很严重,赢了官司,却带来了负面舆情,陷入了一场舆论危机。

由此可见维护品牌名誉权不只是打官司那么简单,法律应该是最后手段。

赢了官司,输了舆论,泸州老窖究竟做错了什么?

如果如网上所说,泸州老窖方多次联系该博主不愿删除视频,那它完全可以举报给平台,要求平台删除。跟平台说明利害关系,人家大概率还是会配合的。老窖和平台都属于企业,两者就算对簿公堂法律和网友大概率支持合法的一方。

退一万步,假使平台和博主拒不配合,那不是还可以请律师发律师函嘛,不一定非得闹到法庭上。毕竟对象不是对企业生死攸关的竞争对手或者是重大的违法犯罪行为,只有较为缓和的抵制都没作用的时候迫不得已利用法律武器才容易得到大众的谅解。

另外就算是起诉,最终成功了,泸州老窖让该博主写的道歉信还有索要赔款也有诸多不妥之处。因为泸州老窖没有充分认识到现代网友更容易共情弱者,以及“只管杀,不管埋”的特性。

没有在道歉信里充分阐述此事对泸州老窖的重大影响,迫不得已上诉的原因,以及最终索赔那7万只是希望对方能敬畏法律,尊重别人的名誉权;同时引起大家的重视,以后不要一不小心重蹈覆辙的良苦用心。

从始至终,泸州老窖都是一副照章办事的高冷姿态,让人难以共情。远离群众,所以注定难以得到共情。

PART02

泸州老窖合理且合法的诉求尚且饱受诟病,那么企业应该如何维权才能不被舆论反噬?

1.身为一个大企业,公众对其往往有更高的期待,而企业应充分正视这份期待。

时刻注意审视自身的行为,对外积极展现大企业的风范,努力满足公众期待。

2.“太阳底下无新事”同样,“太阳底下无完人”。没有谁能从头至尾没有一丝错误和纰漏。

企业在处理舆情时尽量低调、冷处理,因为一旦公之于众,稍有不妥就容易引起重大关注。要确保企业本身屁股干净,不然网友深扒起来不是谁都能承受得住的。

3.企业不仅具有经济责任,同时更具有社会责任。所以企业在发展自身经济,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要时刻兼顾自己的社会责任。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企业尤其要发挥自己的巨大优势,给公众创造一个真诚沟通的亲近形象,而不是遇到什么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要拿起法律武器,有点杀鸡用牛刀的感觉。

同时也给其他企业带来一种不好的影响,以后只要遇到此类问题就法庭见。不仅显得自己格局小,还容易激化矛盾。真诚沟通,既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又符合大众预期。

面对日新月异的发展,个人和企业都应该与时俱进。个人在言论自由的同时也要尊重他人,尊重法律。企业也应当深入群众,不要站在民众的对立面。产生了矛盾需要及时有效的沟通,而不是只一味关注自己的那点权益,得理不饶人,激化矛盾。

构建和谐社会,个人、企业和社会缺一不可。只有这样才有利与社会进步,有利于国家繁荣稳定。

上一篇:次元破壁!莫言开公众号上热搜,没想到连作家也

下一篇:国际驰名双标,“联合利华梦龙们”还能在中国

热门文章